杨京华 主任医师
擅 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肺炎和哮喘。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详情]
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冬季更加高发。作为人体重要的循环系统,血液流淌到人的全身,那么血液如果不够干净,带有病毒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那么疾病就可能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爆发。同样,如果人体的血液量不足,或者流动不畅,那么就可能患上贫血或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提高血液运行速度或可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而中药熏蒸通过热能可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用。另外,它还能激活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肌体细胞的活性再生能力,让人的自我免疫和修复功能得到改善和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熏蒸疗法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如果已经患上该疾病而且比较严重,熏蒸、泡脚等足疗方法需要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寒冷的冬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其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比较常见。老年人生活中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对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下面,家庭医生在线熏蒸理疗频道介绍老年人冬季需要避免的几种生活习惯。
1、不宜外出过早
冬季的清晨,户外的气温比较低,所以,外出易引起来感冒咳嗽,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在冬季,老年人户外活动最好选择上午10点后,因为这时候太阳出来了不容易遭受风寒。
2、避免剧烈运动
由于冬季人体消耗的能量增多,所以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否则人体将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给是依靠血液,这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有致命的危险。冬季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3、勿着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随时注意保暖。
4、不要蒙头睡觉
冬季很多老人怕冷,就会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血管病。心血管不好的老人,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3、忌睡醒就起老人冬季早上醒来之后,如果立即就起床,常常会导致心绞痛发作。老人睡眠醒来必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起床。
5、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老人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但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就会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爆发。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如果有人陪护在身边会更好。
老年人日常习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忌性子急
性格对心脑血管的影响,长久以来都受到了专家们的关注。一项汇总了1983-2006年间,欧洲和亚洲共44项研究的统计显示,急性子容易发火,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进而促发心脑血管急症发生。
2、忌过度悲伤
因悲伤而心碎,其实并非是夸大形容。白居易诗中有云“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主要是因为唐明皇思念杨贵妃而悲痛。这种精神压力可增加心率、升高血压和血液黏稠度,加之悲痛者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更高了。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失去挚爱亲友的当天,过度悲伤会让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平常增加20余倍。
美国心脏协会2010科技年会上宣布的一项研究则显示,在配偶或孩子去世后的半年内,人们发生心脏病或心脏猝死的危险大大增加。
3、忌太劳累
实际上,经常疲劳是一种报警信号,它提醒机体已经超负荷了。因此,在身体喊累时,就应该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注意足够睡眠,不要给身心火上浇油。
(责任编辑:梁嘉怡 )
文章关键词:
孕妇分娩后,就进入了产后恢复期。产后护理护理对新妈咪和宝宝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中药熏蒸对产后康复治疗是一项新模式,有助于新妈妈月子期身体的……详细>>
体癣是一种让人细思极恐的皮肤病,皆因其发病后及其难根除。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都是引发体癣的重要原因。起泡、脱皮、阵发性的瘙痒,是体癣病的……详细>>
中医熏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养生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我国第一部熏蒸主题的著作《健康蒸简单》中提到,熏蒸是一种热疗法,……详细>>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老年群体中极为常见,纵观这几年,其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南方,很多患者被该病折磨多年,在多年的治疗后依然无果。其实……详细>>
一些病痛不吃药好得慢,也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但是,“是药三分毒”,能外用治疗的还是尽量避免内服。以下三个比较常见的疾病烦恼就可以尝试通过……详细>>